
你说现在这彩礼问题,怎么就成了那么多情侣结婚路上的绊脚石呢?我最近就琢磨着,好多人在问新婚姻法里关于退彩礼比例的事儿,特别是2024年2月出了新规定之后,这问题更热乎了。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,掰开揉碎了说说这彩礼返还的门道。
??一、法律怎么说?三种情况能退彩礼??
首先啊,咱们得知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,彩礼返还主要有三种情况能获得支持:一是双方压根没办理结婚登记;二是虽然领了证但根本没在一起过日子;三是婚前给彩礼导致给付方生活困难。
有意思的是,后面两种情况还得以双方离婚为前提条件。说白了就是,要是婚姻还在存续期间,突然想要回彩礼,法院一般是不支持的。这道理也挺简单,夫妻本来就是一个共同体嘛。
??二、退多少?比例怎么算??
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对吧?彩礼退多少可不是简单的一刀切。法律其实没有规定死板的数字比例,而是给了法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空间。
一般来说,要是双方没结婚登记但一起生活过,返还比例就和共同生活时间长短挂钩了:
?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,退不超过30%
?生活三个月到一年,退不超过
?生活不满三个月,退不超过70%
而且如果分手是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造成的,或者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流产了,返还比例还能再降低5%到20%。这么看,法律还是挺人性化的,不是简单粗暴地处理。
??三、新规有啥变化?共同生活时间成了关键??
2024年2月1日生效的新司法解释,填补了以前的法律空白。现在即便结了婚但共同生活时间很短,或者只办婚礼没领证但一起生活的,也能要求返还彩礼了。
新规特别强调了共同生活时间的重要性。你说要是两个人闪婚闪离,给付方家可能花了全家积蓄甚至借了债,这时候完全不退彩礼,确实有点不公平。所以法院现在会综合考虑共同生活时间、彩礼数额、是否生育孩子这些因素来定返还比例。
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,江西于都县有对夫妻,结婚才三个月就离了,当时男方给了40万彩礼。后来经调解,女方返还了22.92万,差不多是57%的比例。你看,这就是考虑了共同生活时间短的因素。
??四、哪些不算彩礼?别搞混了??
不是所有恋爱期间的赠与都算彩礼。按照新规,节日生日送的小礼物、日常消费支出、价值不大的财物,这些都不属于彩礼范围。
就是说,你谈恋爱时请吃饭、看电影、送个手机这些,分手了是不能要回来的。只有那种以结婚为目的、按照习俗给付的价值较大的财物,才算是法律意义上的彩礼。
??五、彩礼纠纷怎么解决???
万一真遇到彩礼纠纷,先别急着打官司。可以找人民调解组织先调解,很多地方都有婚俗改革实验区提倡简约婚礼。
如果调解不成要去法院,记得准备好证据。比如彩礼给付的凭证、聊天记录、见证人等。有意思的是,彩礼纠纷的当事人不只限于男女双方,双方父母也可以作为共同原告或被告,因为这钱往往涉及两个家庭。
??个人观点与建议??
说到最后啊,我觉得彩礼本来是对婚姻的祝福,现在却被一些地方搞成了攀比的工具。虽然法律给出了返还的标准,但最好还是别走到那一步。
我建议年轻人在谈婚论嫁时,量力而行最重要,别为了面子让两个家庭背上沉重负担。婚姻幸福不幸福,真的不是由彩礼多少决定的。两个人真心相爱、互相理解,比什么都强。
要是真的遇到彩礼纠纷,也别太情绪化,可以先冷静沟通协商,实在不行再走法律途径。毕竟曾经有过感情,好聚好散对谁都好。
对了,现在全国有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,提倡简约婚礼。像河北河间市就有“零彩礼”集体婚礼,我觉得这种风气挺值得提倡的。婚礼只是一时的热闹,婚姻却是一辈子的相处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