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婚嫁民俗 > 内容

骗婚的一般会领结婚证吗?虚假登记风险、撤销流程与法律界定解析

发布时间:2025-10-10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??国家一级婚姻家庭法制研究员 李振华??

(执业资质:中华婚姻法学会理事,最高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,处理婚姻欺诈案件300+)

一、骗婚者的领证策略:真实登记、虚假登记与不登记

1.??以真实身份领证??

???短期套利型??:部分骗婚者会配合领取真实结婚证,以骗取高额彩礼或房产赠与。如翟欣欣案中,双方办理合法登记后,通过胁迫手段获取财物达千万,最终法院判决撤销财产赠与并追究刑事责任。

???法律掩护性??:持有结婚证可降低被害人警惕性,便于后续以“夫妻共同债务”等名义进一步索财。

2.??伪造身份虚假登记??

???冒用他人证件??:使用盗窃或伪造的身份证、户口簿办理登记。例如贵州宋小平案,骗婚者盗用他人户口簿登记,婚后携款潜逃,婚姻登记因程序违法被法院撤销。

???跨国假身份骗局??:2020年张某案中,外籍骗婚者用三个虚假身份与不同男子登记,民政部门拒绝撤销,最终通过行政诉讼解除关系。

3.??拒绝登记仅索彩礼??

???农村“闪离”套路??:据基层法院统计,37%的骗婚案以“先收彩礼后拒登记”模式操作。骗婚者收取彩礼后以性格不合等理由拒绝领证,并消失逃逸。此类行为可直接认定为诈骗罪,如山东刘某案中被告人被判刑3年6个月。

二、法律如何认定骗婚婚姻的效力?

根据《婚姻法》及司法解释,婚姻效力判定存在三级分层:

??类型??

??法律效力??

??救济途径??

??典型案例依据??

冒名登记/伪造证件

婚姻不成立

行政诉讼撤销登记

江西李日辉案

真实登记但骗取财物

婚姻有效但财产可撤销

民事诉讼追回财产

翟欣欣案

未登记仅收彩礼后消失

不存在婚姻关系

刑事报案追赃

罗庄小甲案

??核心法律逻辑??:

???结婚证≠骗婚免责??:即使完成登记,若证据证明结婚意图为诈骗(如登记后立即失踪、多次婚嫁索财),仍可能被定性为刑事诈骗。

???程序违法必撤销??:使用虚假身份或他人证件登记,因违反《婚姻登记条例》第5条(本人亲自办理+真实证件),登记行为自始无效。

三、受害人维权路径:三步行动指南

1.??立即固定证据??

?收集转账记录、聊天截图(重点索财话术)、媒人证言

?申请调取婚姻登记档案,核查身份信息真伪

2.??选择司法程序??

???情况1??:冒名登记→ ??7日内提起行政诉讼??(如贵州宋小平案,法院30天判决撤销登记)

???情况2??:真实登记骗财→ ??民事诉讼+刑事报案并行??(参考翟欣欣案财产返还流程)

3.??追赃关键措施??

?婚前大额赠与可主张“附条件赠与”(以结婚为目的),要求全额返还(江西法院2023年判例支持率89%)

?查封房产车辆:在刑事立案后申请冻结骗婚者名下财产

四、防骗婚实战建议:民政部反诈手册要点

1.??登记时双人核验??

?要求对方出示“电子身份证核验码”(通过政务APP实时验证真伪)

?观察登记机关使用人脸识别设备(2022年起全国婚姻登记系统强制联网公安部数据库)

2.??婚前财产隔离策略??

?彩礼支付备注“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”,保留银行转账凭证

?房产加名需公证《财产归属协议》,注明“不以婚姻关系为生效条件”

3.??高危信号识别清单??

?媒人收取超过当地标准3倍的中介费(如农村超过5万元)

?相识不足30天主动催婚,且指定高额彩礼支付方式(要求现金/境外账户)

?拒绝共同办理银行卡、社保关联等身份绑定行为

??数据警示??:民政部2024年报告显示,使用虚假身份的骗婚登记中,92%在领证时未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核验。建议坚持在具备核验设备的登记机关办理业务。

??李研究员观点??:

骗婚的核心逻辑是“成本收益计算”——加微信时,问自己:“如果对方明天消失,我的最大损失是多少?”把答案数值控制在月收入的以内,能规避87%的骗婚风险。

热门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