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婚嫁民俗 > 内容

古代聘礼和嫁妆属于谁,离婚要退还吗,算个人财产吗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0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??开头钩子??

“你知道汉朝普通人家的聘礼有多夸张吗?一顿饭工夫,一辈子的积蓄就没了!”——这话可不是我瞎编,东汉《潜夫论》白纸黑字写的。今天咱就掰扯清楚:??古代男方掏空家底送的聘礼,最后到底进了谁的腰包??? 还有女方带来的嫁妆,到底是小夫妻的启动资金,还是婆家的共有财产?

??一、聘礼不是彩礼!法律上归女方全家??

咱得先弄明白,古代??聘礼和彩礼是两码事??!

???聘礼??:周朝“六礼”里的“纳征”,送完就算订婚成功,带法律效力,好比现在的结婚证。

???彩礼??:民间自己搞的,临近结婚才送,主打一个经济补偿。

关键来了:聘礼一旦送到女方家,??立马变成女方全家的财产??!《仪礼》说得明明白白:“纳征者,纳聘财也”,这钱是给女方家族“补偿养女儿成本”的,不是给新娘个人。

你想想啊,古代姑娘嫁出去就是婆家人了,娘家少个劳动力,聘礼说白了就是??“养老预付款”??。所以女方爹妈拿钱买地、还债、给儿子娶媳妇,法律根本不管。

举个栗子:宋朝名将李谦浦的侄女家穷得叮当响,为了凑嫁妆,老头把房子都抵押了——可见聘礼是娘家攥着,嫁妆才是姑娘带走的!

??二、嫁妆才是新娘的“私房钱”,但婆家总能揩油??

重点啊!??聘礼归娘家,嫁妆归新娘??——这是古代女性唯一的私人财产!

???唐宋法律规定??:离婚或被休?嫁妆一卷就能带走,婆家没资格扣;

???但操作有猫腻??:明清时期嫁妆进了婆家门,丈夫虽不能明抢,却能“借用”做生意,美其名曰“夫妻共同经营”。

穷人家更惨:苏东坡的外甥女出嫁,嫁妆凑不齐,他老着脸借了200贯钱才搞定。要是没嫁妆?新娘在婆家抬不起头,所以才有“盗墓卖身凑嫁妆”的荒唐事!

最戏剧的是京剧《锁麟囊》:富家女薛湘灵把装满珠宝的嫁妆锁麟囊送给贫女赵守贞,后来落难反被对方所救——??敢随便送人,恰恰说明嫁妆是新娘自己的??!

??三、门第越高,嫁妆越厚!宋代流行“倒贴钱”??

“为啥宋朝流行女方倒贴?”——??全是科举惹的祸??!

唐宋科举兴起后,寒门学子逆袭当官,豪门争着“榜下捉婿”。为抢潜力股,女方砸的嫁妆比男方聘礼还多:

?北宋宰相王安石嫁女,陪嫁江宁府百亩良田;

?南宋《袁氏世范》警告家长:生女儿就得存“嫁妆基金”,否则嫁不出去!

但话说回来:嫁妆越厚,新娘腰板越直!宋朝媳妇用嫁妆放贷收租,丈夫屁都不敢放——??经济独立才是真底气??。

??四、离婚时咋分?唐朝判“全退”,明朝要“加倍”??

论坛常有人问:“要是婚没结成,聘礼嫁妆能要回来不?”

??分情况!但女方更吃亏??:

???女方反悔??:唐朝直接打六十大板,聘礼全退!明朝更狠,得??双倍退还??,还得吃五十板子;

???男方反悔??:唐律说“男家自悔者,不坐,不追聘财”——钱别想要了,但不用挨揍。

最坑爹的是“妄冒”:比如用漂亮妹妹顶替丑姐姐相亲,结婚时掉包!明朝规定,抓到这个套路,女方爹妈杖八十,聘礼追回;要是男方玩这手?加一等处罚,但钱不退!

??所以你看,古代法律压根不关心钱花哪了,只盯着“婚约诚信”??。毕竟《唐律疏议》说了:“娉财为信”,这是婚姻的担保金啊!

??博主观点:本质是场家族资产重组??

说实在的,古代聘礼嫁妆哪是什么浪漫誓言???根本是两家子的经济谈判??!

?对男方:掏钱买断女方劳动力+生育权;

?对女方:收钱补偿家族损失+给儿子攒老婆本;

?新娘?成了“人财中转站”,幸好嫁妆能留点底牌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唐宋法律其实挺清醒——??聘礼重在仪式感,不在金额??!《唐律疏议》强调:“聘财不拘重轻,一尺布也行”,嫌弃送头巾当聘礼?违法!

可惜啊,人性就爱攀比,从汉朝“破产式聘礼”到如今“万紫千红一片绿”,戏码换了,本质没变。要我说,学学周公初心多好:两张鹿皮,一对新人,足够!

热门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