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说现在结婚这事儿吧,彩礼到底算女方的个人财产不?我表妹前两天还问我呢,她男朋友家给了18万8彩礼,她妈让存自己名下,可她又怕婚后万一有啥变故这钱得平分,纠结得睡不着觉。其实这事儿法律上早有说法,但具体咋界定还得看情况。
??彩礼基本算女方婚前个人财产??,这话可不是我瞎说,有法律撑腰的。根据《民法典》那一条啥来着,哦对第1063条,婚前财产就是个人财产,彩礼要是结婚前给的,当然归女方自个儿所有。不过这里头有个坑,如果彩礼是结婚登记后才到账的,那性质可能就变了,容易被认定成夫妻共同财产,我邻居家闺女就吃过这亏——男方家拖到领证后第二天才转账,后来闹离婚时法院真把这笔钱判了平分。
但你说为啥有些案例里彩礼又要返还呢?这就是??法律设置的三种特殊情况??:第一种是光订婚没领证的,比如我同事儿子和姑娘摆了酒但没登记,分手时20万彩礼全退回来了;第二种是领证却没同居的,听说有个网红闪婚七天就分居,法院判退90%彩礼;最麻烦的是第三种,给付彩礼导致男方家生活困难的,得看具体证据,比如有没有负债记录啥的。不过后两种都得先离婚才能主张返还,挺绕的吧?
其实彩礼和嫁妆经常被人搞混。嫁妆如果是娘家婚前给的,也算女方个人财产;要是婚后给的,除非明确说只赠给女儿,否则默认小两口共有。我姑妈家表姐结婚时,婆家给30万彩礼,娘家陪嫁一辆车,两家白纸黑字写协议分清归属,现在过五年了从没为钱红过脸。
说到协议,??婚前财产公证真是个好办法??。虽然老一辈觉得伤感情,但现在年轻人想得开,我和我老公就去公证过。流程不复杂:带身份证、财产证明到公证处,俩人一起签字按手印就行。尤其房产这种大件,公证后能避免好多麻烦。当然如果嫌公证太正式,简单写个书面约定也有效,微信聊天记录现在也能当证据使。
不过现实中最容易扯皮的是彩礼用途变化。比如女方把彩礼钱拿来装修婚房,或者给夫妻俩买辆车,这性质就模糊了。律师朋友跟我说,如果彩礼和婚后财产混在一起,离婚时就得掰扯每笔钱的来源。所以聪明做法是单独开卡存彩礼,消费时留好转账记录。
最后扯点实在的,我觉得彩礼归属问题本质还是信任问题。现在法院判例越来越灵活,比如两人没登记但生了孩子,彩礼可能只需部分返还;共同生活时间越长,返还比例越低。所以关键还是结婚前多沟通,要么按传统习俗明明白白,要么学西方搞财产独立。只要别抱着"算计"的心态走进婚姻,钱的事儿反而简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