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准备结婚的事情,和家里人为了彩礼闹得不太愉快。我妈坚持要按老传统来,说彩礼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,可我问她彩礼最初的目的到底是什么,她也说不清楚。我就纳闷了,这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,难道就只是为了要钱吗?
网友“历史爱好者小王”回复说:??“彩礼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??。根据《仪礼》记载,当时完整的婚姻程序包含‘六礼’,也就是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这六个步骤。其中的‘纳征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彩礼,这个环节标志着婚约正式生效。所以彩礼最初的核心应该是‘礼’而不是‘财’。”
那么彩礼最初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?“民俗研究达人”补充道:??“从功能上看,传统彩礼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??。一是作为婚姻的诚信凭证,相当于现在的结婚登记;二是表达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;三是帮助新婚夫妇建立家庭的经济基础。在古代,彩礼通常是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物品,比如西周时期可能是一束素帛、两只鸿雁,寓意着美好的祝愿。”
关于彩礼性质的变化,“法律工作者老张”分析道:??“彩礼在古代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??。比如在唐代,彩礼就成为判定婚约关系存在的重要物证。而到了明朝,彩礼除了是婚约成立的重要证明外,还起着担保婚约履行的功能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‘聘财无多少之限,即受一天以上,并不得悔’的说法。”
随着时代发展,彩礼的功能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。网友“社会学研究生”指出:??“改革开放后彩礼的内涵发生了明显异化??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彩礼数额快速上涨,到如今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‘天价彩礼’的现象。这种变化与农村性别比例失衡、攀比心理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。”
那么现代彩礼出现了哪些具体问题呢?“农村观察者”分享了他的见闻:??“现在一些地方的彩礼已经演变成沉重的经济负担??。比如豫东某县有村民反映,今年儿子结婚除了要在县城全款买房、买车和买黄金首饰外,还支付了28.8万元的彩礼钱。这种高额彩礼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,还可能影响新婚夫妇的感情。”
从法律角度,“律师小李”提醒道:??“现代法律对彩礼纠纷有明确规定??。根据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》第十条,在三种情况下彩礼应当返还: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;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;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。”
面对当前的情况,很多地方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。网友“基层工作者”介绍说:??“一些地区正在推行婚俗改革试点??。比如河南省建立了2个国家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和33个省级实验区,通过倡导喜事新办、彩礼‘限高’等举措来引导社会风气。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。”
从传统文化保护的角度,“文化研究者”认为:??“让彩礼回归‘礼’的本质是关键??。彩礼本应是两个家庭之间表达祝福的方式,而不是婚姻的‘标价牌’。我们需要传承的是其中蕴含的尊重、诚信等美好寓意,而不是盲目攀比的风气。”
综合来看,彩礼习俗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。虽然形式在不断变化,但其核心价值——表达诚意、缔结良缘的初衷是值得传承的。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既尊重传统,又避免过度物质化,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