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楼主(迷茫的蜗牛):?? 和女朋友谈三年了,最近商量结婚的事,她们家开口要28万8彩礼,说这是他们老家的规矩。我爸妈都是普通工薪阶层,这笔钱真的压力山大。我就纳闷了,彩礼这习俗到底怎么来的?现在这么高的彩礼真的合理吗?有没有懂行的兄弟聊聊?
??1楼(历史课代表):?? 楼主这个问题问得好,咱们先聊聊彩礼是咋来的。其实彩礼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,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“六礼”制度。那时候的“纳征”就相当于现在的彩礼,是婚姻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。有意思的是,西周时彩礼还挺简单的,就是“纯帛五两”,寓意吉祥。和现在动辄几十万比起来,真是天壤之别啊。
你知道吗,古代的彩礼其实更多是象征意义,代表着两个家庭的联结。就像古人说的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”,彩礼原本是两家结为亲家的信物。我爷爷那会儿结婚,彩礼就是几尺布加点糖果,意思到了就行。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,我也说不清楚。
??2楼(法律小哥):?? 从法律角度看,现在的彩礼性质和古代完全不同了。最高人民法院有明确司法解释,规定在三种情况下彩礼应当返还:没领结婚证的、领证但没一起生活的、或者因为给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。去年漯河就有个案例,一对情侣订婚给了10万彩礼后分手,法院判决女方全额返还。
不过法律也承认彩礼是“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”。这意味着如果最终没结婚,这个赠与的目的就没实现,所以应该返还。但要是已经结婚并共同生活了,那情况就又不一样了。楼主如果真要付这笔彩礼,最好双方有个明确约定,避免日后纠纷。
??3楼(社会观察员):?? 我觉得现在的高价彩礼已经变味了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第六次点名要治理“高额彩礼”问题了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这已经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!
看看这些数据:甘肃定西给彩礼“限高”后,七成以上彩礼控制在5万元内。但在有些地方,彩礼却高达28万8、58万,甚至更高。这种差异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。越是经济落后的农村,彩礼反而越高,因为很多家庭把彩礼当作“养老保险”了。
??彩礼功能演变对比表??
时期
主要功能
典型形式
金额水平
古代西周
婚姻契约凭证
布帛、俪皮
象征性
20世纪80年代
礼节性馈赠
三转一响
适度
21世纪至今
多重功能混合
现金、房、车
普遍较高
??4楼(婚俗研究者):?? 说到彩礼功能变化,我想补充几点。传统彩礼有几个功能:一是对女方家庭的补偿,因为女儿要嫁到男方家;二是婚姻的信物保证;三是表达对婚礼的重视。
但现在的彩礼,在这些传统功能之外,又增加了面子攀比、经济保障等新功能。特别是在农村,男多女少的人口结构让女方在婚姻市场上有更多议价权。有些地方甚至出现“万紫千红一片绿”的说法,听起来浪漫,实际是指钞票数量。
??5楼(理性分析者):?? 我觉得对待彩礼应该理性。一方面要承认它作为传统婚俗的价值,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它变成沉重负担。几个建议供楼主参考:
???沟通是关键??:和你女朋友以及她家人好好沟通,说明你的经济状况
???了解彩礼用途??:问清楚这笔彩礼她们家打算怎么用,是留给父母还是给小家庭
???考虑嫁妆情况??:有些地方彩礼高但嫁妆也丰厚,实际上是两个家庭对新婚夫妻的资助
???灵活变通??:是否可以分期或者用其他形式替代部分现金彩礼
我知道河南一些地方的做法就挺好,彩礼最终都作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。这样既遵循了传统,又实际帮助了新人。
??6楼(现实主义者):?? 我结婚时也遇到类似问题,最后商量结果是18万彩礼,但女方家陪嫁了一辆车外加10万现金,实际上双方父母都是在帮我们建立新家庭。楼主不妨和女朋友家商量,看能不能也采用这种模式。
其实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的新规已经明确了,彩礼返还时要考虑嫁妆情况。这说明法律也意识到彩礼和嫁妆应该整体看待。婚姻不是买卖,应该是两个家庭帮助一个新家庭的建立。
??7楼(总结一下):?? 听了这么多网友的分享,我觉得彩礼本身不是问题,问题是它被异化了。传统的彩礼是“礼”,强调的是礼节和情谊;而现在的天价彩礼更像是“债”,给年轻人带来巨大压力。
楼主的情况,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和女朋友家坦诚沟通,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。婚姻是两个人一起过日子,不应该从一开始就背上沉重的债务。希望楼主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,和女朋友走进婚姻殿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