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每次看到小年轻们因为彩礼闹得不可开交,我就想起我们那会儿结婚简单多了。现在动不动就几十万彩礼,这玩意儿到底咋回事啊?今天咱就掰扯掰扯彩礼的真实意义是啥。
??网友老周头先开了腔??:要我说彩礼这东西,得从老祖宗那会儿说起。西周时候就有“六礼”了,纳征就是下聘礼,表示婚约成立。那会儿送个雁啊、帛啊什么的,主要是图个吉利。不像现在直接砸钱,味儿都变了。
??网友历史迷小王插话??:对,古代彩礼是婚姻公示的载体,也是区分妻和妾身份的标志。那时候女方收了聘财,婚约就受法律保护了,男方悔婚彩礼不退,女方悔婚得退彩礼还可能挨板子。现在嘛,领了结婚证才算数,彩礼没那个法律功能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彩礼的情谊功能一直没变过。男方家送彩礼是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和认可,女方家接受也是表达结亲的意愿。这本来是“合二姓之好”的美好寓意。
??网友刚结婚的小丽吐槽??:可现在很多地方彩礼完全变味了!我闺蜜上个月订婚,男方家凑了28万8彩礼,还得县城有房有车。这哪是结婚啊,简直是抄家。听说有些农村地区彩礼高的离谱,什么“三斤三两百元钞”、“万紫千红一片绿”,结个婚能把一家子掏空。
??网友法律工作者老张分析??:高额彩礼确实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司法解释,规定三种情况可以要求返还彩礼:没登记结婚、登记了但没共同生活、或者因为给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。要是共同生活时间短但彩礼数额太高,离婚时法院也可能支持返还部分。
??网友农村教师大刘感慨??:在我们这儿,彩礼高跟村庄面子竞争有关系。家家攀比,觉得彩礼高女儿才有面子。还有就是传统“从夫居”模式,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,彩礼算是给女方家的补偿。但现在民法典说了,结婚后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成员,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成员,夫妻地位平等。
??网友婚庆从业者赵姐分享??:我经手这么多婚礼,发现彩礼要是双方商量着来,量力而行,其实能起到好作用。比如有些开明家庭,彩礼和嫁妆都给小两口当启动资金。但要是变成硬性指标,那就伤感情了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第六次点名要高额彩礼治理了,国家也看不下去了。
说到彩礼范围,也不是所有赠与都算彩礼。日常消费、表达感情的小礼物、特殊纪念日的礼金这些,法律上一般不认定为彩礼。彩礼主要是订婚时送的那些大额财物。
??网友大学生小陈疑问??:那现在城市里彩礼是不是好点?我看有些同学结婚就是走个形式,甚至不要彩礼。
??网友城市白领孙姐回应??:城市相对好一些,但也有压力。不过现在年轻人观念在变,像珍爱网调研显示,31.49%的人可以接受“零彩礼”。关键是两个人感情好,一起奋斗比啥都强。
我觉得吧,彩礼这问题得看初衷。它本应是“礼”不是“物”,是祝福不是买卖。要是变成明码标价,那就失去意义了。两个人真心想在一起,互相体谅着来,比纠结彩礼数额重要多了。
??网友社区工作者杨姐补充??:我们这儿搞移风易俗,评选“零彩礼”新人还给政策礼包。慢慢来,风气总会变好的。彩礼真正的意义在于表达心意和祝福,而不是成为爱情的负担。
所以我的建议是,双方家庭坐下来好好商量,根据实际情况定。别为了面子硬撑,也别把婚姻当交易。婚姻是两个人一起过日子,不是一笔买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