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朋友在问,彩礼法律新规定不能超过多少万啊?听说现在国家出了新规,彩礼超过6万就违法了,这是真的吗?作为一个过来人,我得跟大家唠唠这个事情。
其实啊,国家层面的法律还真没有规定一个具体的彩礼金额上限。民法典第1042条说的是"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",但并没有说彩礼不能超过多少万。所以那些传言说"彩礼超过6万就违法"的说法,其实是不准确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各个地方倒是出台了不少具体规定。比如河南宁陵县就把彩礼限定在3万元以内,江西金溪县规定不超过6万元,甘肃定西市设置5万元上限。河北邯郸农村婚嫁彩礼不得超过6.8万元,安徽全省范围内彩礼不得超过8万元。这些地方标准差异还挺大的,所以你问我彩礼不能超过多少万,还真得看你老家是哪的。
为什么各地要出台这些规定呢?主要是因为现在天价彩礼问题太严重了。有的地方彩礼动辄二三十万元,还要"三金"或"五金",甚至要求城区有房有车。我有个朋友去年结婚,光彩礼就给了28.8万,这还不算买房买车的钱,结个婚差点把父母积蓄掏空了。
那么多少钱算高额彩礼呢?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,判断彩礼是否过高,要看是否超过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几倍。比如你们那里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,彩礼要是超过10万元,可能就会被认定为过高了。这个标准还是挺合理的,考虑了各地的经济差异。
说到这里,有些朋友可能担心:那要是已经给了高额彩礼,婚后过不下去怎么办?这里就要提到2024年2月1日实施的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了。根据这个规定,如果你们"闪婚闪离",法院会根据共同生活时间、是否生育、彩礼实际使用情况等因素,来决定返还多少彩礼。
比如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,可能返还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%;生活三个月到一年的,返还不超过;生活一到两年的,返还不超过30%;要是共同生活超过两年或者已经生了孩子,一般就不支持返还了。江西赣州法院有个判例,对超出当地平均水平3倍以上的彩礼,支持返还比例高达80%。
另外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所有恋爱期间送的东西都算彩礼。比如节日发的520、1314红包,生日礼物,平时吃饭看电影的花销,这些一般算是表达爱意的赠与,分手时是要不回来的。只有那种以结婚为目的给付的大额财物,才算是法律意义上的彩礼。
那现在年轻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?我表妹去年结婚的时候,就主动提出了"零彩礼"。她说两个人感情好最重要,不想让男方家里为难。现在这种"零彩礼"婚姻越来越多了,宁夏的数据显示,"零彩礼"婚姻占比已经提升至18%,而且这些夫妻的离婚率还比一般夫妻低18%。
不过我也理解,有些女方家长要彩礼是怕女儿吃亏,想着多要些彩礼给女儿一个保障。但这种想法其实有点过时了,现在女性经济独立了,婚姻的保障应该是感情和共同奋斗,而不是靠彩礼来给自己留后路。
说到最后,我觉得彩礼本来是个好习俗,是男方表达诚意的方式,但现在确实有点变味了。关键是要把握好度,既要尊重传统习俗,又要考虑双方的经济承受能力。最重要的是两个人感情好,彩礼多少真的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。
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正在为彩礼问题烦恼的朋友们。记住,婚姻是两个人过日子,不是做买卖,千万别让高额彩礼成了婚姻的绊脚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