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间情感深厚,竟与同一位伴侣两度携手步入婚姻殿堂。
初识于大学广播访谈的我们,回校后,我特意邀请她浏览福利论坛,赠送了她我精心编撰的《文苑》杂志,还特意点了一瓶新推出的“使者”饮品。若感情之桥断裂,该如何是好?
那饮品虽带些许美白牙膏的口感,却意外地让人畅饮不已。尽管听说同学们对此并不热衷,但福利论坛后若见我们携手而入,不妨将我们称作“推销使者”。其余的“使者”,便是大家共同消费的见证。
夏日炎炎至寒冬雪飘,气温渐低,情意却愈发炽热。古风言情小说中,枫叶赋诗、墙角幽会的浪漫场景,我们皆曾亲历。在那个传统时代,我们初入校门,便携手并肩。
携手演绎“朗诵诗”,我担纲“男独诵”,她则倾情“女独诵”。同台献艺,我饰男主,她担纲女一号。偶尔我演小太保,她则化身温文尔雅。剧中她的父亲,对我也是头疼不已。
日常生活中,自她与我交往以来,她的成绩有所下滑,而我的成绩却节节攀升。这或许是因为她常坐在桌旁陪伴我作画、闲谈,我边聊边画,技艺越发精湛。然而,她却无法像我那样边聊边阅读。
她的成绩不再如以往般名列前茅,父母或许并未察觉。她知晓我这位美术系的贫困学子,内心亦无过多忧虑。然而,大三春日,听闻她有意步入婚姻,家中却似遭遇地震之灾。
此后,我常设想,若我们的孩子大学中途突然决定结婚,再加上家中还有三个亲妹妹,一个接一个地关注,生怕听到任何消息,我恐怕也会感到头晕目眩。
我的岳父严肃地断言:“这可不行!”面对感情线的断裂,该如何是好?
岳母语重心长地对她说:“若非勤奋好学,日后便需继承父辈的企业。”
我询问她:“你听谁的?”
“听你的!”她想都没想,便说。
于是,在那个春意盎然的五月十日清晨,我匆匆忙忙地赶往学校。
素描课上,天空格外晴朗,课室外那几株树木已披上翠绿的盛装。
我晚到,同学们都刚开始画了。
踏入门扉,我亦高声询问:“谁携带了图章?”彼时,师范生每月领取公费,常将图章随身携带。
有两个同学们伸手。
“出发!”我吩咐道,“请协助我,前往司法公证机关,为我加盖公章,充当见证人。”
同学们如风般迅速散去,纷纷将画架推倒,瞬间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,宛如一场盛大的电子礼炮。不料此举引得教务长对徐宝琳老师一番责骂。
清晨,我在人民法院递交了加盖公章的报告,随后陪她选购了一件深蓝短款洋装,自己则换上了黑色西装。梳理完头发,涂抹了发蜡,最后在银楼购置了两枚细巧的白金戒指。
午时公正之际,约七八对新人在此共行嘉礼。夫妻情谊深厚,同窗好友齐聚一堂,手中捧着鲜花,皆源自校园深处。